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年第5期文章
  • 线粒体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糖尿病单基因致病类型。在新的糖尿病分型中把其列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属于β细胞遗传缺陷疾病。线粒体糖尿病也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除介绍线粒体DNA3243点突变常见的临床表现外,重点探讨此突变的胰外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情况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与糖尿病有关的其它线粒体突变位点。......

    作者:李永航;李昌臣 刊期: 2000- 05

  • 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肥胖调节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下丘脑是调节摄食行为和能量平衡的关键部位。脂肪组织分泌的leptin(瘦素)通过下丘脑内侧基底部的受体,正调神经肽YmRNA、负调阿黑皮素原(POMC)mRNA的表达,抑制食欲和进食;而下丘脑外侧部的黑素细胞凝聚素、增食欲素(orexin)则刺激进食。两者共同调控能量自稳态,参与肥胖的调节。进食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亦相互作用构成下丘脑能量调节网络,探讨网络构成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是未来研究肥胖发生的方向......

    作者:孙斐;俞瑾 刊期: 2000- 05

  • Fas、FasL与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β细胞凋亡在其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Fas/FasL系统参与β细胞凋亡。Fas是死亡因子,FasL是其受体,表达Fas的细胞和表达FasL的细胞或抗Fas抗体结合均可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正常胰腺细胞不表达Fas,胰岛炎时,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诱导胰岛β细胞表达Fas,从而被表达FasL的细胞(T细胞或胰岛α及β细胞)诱导凋亡,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Fa......

    作者:白桦;马学毅 刊期: 2000- 05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患者常有高胰岛素血症,其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增加。近来的遗传学研究发现有多种基因参与了其发病,其中以胰岛素基因等为重要。......

    作者:罗晏权;纪立农 刊期: 2000- 05

  • TGFβ1反义基因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系膜增生的作用

    近年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1GFβ1)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TGFβ1中和抗体抑制糖尿病肾病肾脏肥大的研究结果提示,TGFβ1反义基因对糖尿病肾病可能有相同作用。反义基因包括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和核酶。文中阐述了其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系膜增生的原理,并对其优越性进行比较。TGFβ1反义基因是通过在转录、翻译水平封闭TGFβ1使其表达下降。理想载体的选择,基因转移效率的提高和转移......

    作者:孔晓红;邱明才 刊期: 2000- 05

  • 胰岛素增敏剂一Thiazolidinediones研究现状

    Thiazolidinediones(TDs)是一类新型的胰岛素抵抗治疗药物。动物及临床实验证实TDs通过激活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缓解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亦具有保护作用。临床使用耐受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但其中的Troglitazone具有明显的肝脏毒性。......

    作者:任艳;田浩明 刊期: 2000- 05

  • 肾上腺髓质素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肾上腺髓质素(AM)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血管活性多肽,广泛分布于全身许多组织,生物学作用广泛。近来研究表明,AM可能与糖代谢及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绵;李凤英;徐隆绍 刊期: 2000- 05

  •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的机制

    T淋巴细胞是1型糖尿病发生时胰岛的主要浸润细胞,可直接或间接地杀伤β细胞。由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产生的Ⅰ型因子(IFNγ,IL-2,TNFβ)和炎症前因子(IL-1α,IL-1β,TNFα等)对胰岛β细胞有破坏作用。也有证据表明氮氧自由基可作为细胞因子诱发β细胞破坏的中介者。......

    作者:张明旭;傅德贤;杜冠华 刊期: 2000- 05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心血管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症,后者常伴发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肥胖、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PCOS的发病率达5%~10%,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病理机制为雄激素过多症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改变,常表现排卵停止,不孕,月经量过多及时间不准,多毛,脱发以及肥胖。典型病例还有血浆黄体生成素、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睾酮和胰岛素浓度升高;血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作者:董金芳;徐隆绍 刊期: 2000- 05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2型糖尿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重要的遗传学标志,它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联,HLA的高度多态性为研究2型糖尿病(DM)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研究表明2型DM具有很强的遗传背景,2型DM及其并发症与HLA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且2型DM和1型DM与HLA的关联有相似之处。研究HLA与2型DM的关系有助于认识2型DM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作者:梁敏;冼苏;罗佐杰 刊期: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