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StAR--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是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素.它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位于相关细胞的线粒体膜上,参与类固醇激素的前体胆固醇由线粒体外膜向线粒体内膜的转运,此过程是类固醇激素合成的限速步骤.StAR的物种间同源性很高,其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肾上腺皮质脂质增生(一种致命性的疾病).StAR在转录及翻译水平上受多种促激素、细胞因子的调控,从而影响着机体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作者:郭华;刘洪涛 刊期: 2001- 05
-
CTLA-4 与 1 型糖尿病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T细胞增殖、活化的负调控因子,在诱导自身耐受过程中起主要作用.1型糖尿病(DM)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1型DM的发生可能与CTLA-4的表达及功能缺陷有关.多种族研究证实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等位基因G与1型DM易感性关联.......
作者:马芸;马怀亮 刊期: 2001- 05
-
与肝移植有关的糖尿病
肝移植术后的糖尿病受到广泛重视,发病率约为4%~20%.其发病机理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移植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免疫抑制剂、病毒感染等.糖尿病对肝移植术后1a、5a的生存率无影响,宜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建议肝移植术后使用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
作者:庞翠军;肖常青;彭民浩 刊期: 2001- 05
-
胰岛素瘤与7B2
胰岛素瘤的发病与各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无明确的相关性,而近年来发现一种蛋白酶PC2的伴侣蛋白7B2与神经内分泌疾病有关,同时发现7B2在胰岛细胞表达的特点:(1)7B2在其超微结构处可与胰岛A、B细胞结合.(2)胰岛素瘤高丰度表达7B2.(3)β-细胞样的胰岛素细胞株表达7B2mRNA.(4)7B2基因第一个内含子的序列是胰岛素瘤转录所必需的.本文在复习胰岛素瘤发病机制分子水平的......
作者:史文静;陈家伦 刊期: 2001- 05
-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与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调节机体结构与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识别自身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凋亡过程受阻和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是导致1型糖尿病(DM)发生的重要原因,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一氧化氮(NO)途径介导胰岛β细胞凋亡,过度氧化也可能参与这一过程.此外,bcl-2、Bcl-x、Bax、Pax-3、CPP32等多种凋亡调节基因表达的......
作者:陈青;陈丽 刊期: 2001- 05
-
胰淀素、胰岛淀粉样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胰淀素是胰岛淀粉样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新研究发现,胰淀素有胰岛细胞膜毒性作用,它在胰岛素分泌以及磺脲类药物失效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其类似物普兰克林对胃排空的作用正在用于临床.近研究发现,胰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下丘脑)可引起体重减轻,它与肥胖、2型糖尿病(DM)以及高脂血症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认识.胰淀素基因错义突变(S20G)是否与2型DM发病有关,目前尚待研究.......
作者:李楠;李昌臣 刊期: 2001- 05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外间质和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
细胞外间质(ECM)、粘附分子(AMs)及生长因子(GF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基膜、细胞表面等部位ECM、AMs的异常改变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ECM、AMs成分的改变和交联异常与非酶糖基化导致的糖基化终末产物有关,而许多GFs能诱导和促进此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血液ECM成分和AMs的含量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都不......
作者:李方都;褚俏梅;刘树琴 刊期: 2001- 05
-
DNA甲基化与垂体肿瘤
DNA甲基化是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方式之一,它能导致与细胞增殖及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异常,造成细胞恶变形成肿瘤,特别是p16基因,在垂体肿瘤中的甲基化发生率高达70%~80%,说明DNA甲基化在垂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对垂体肿瘤发生过程的DNA甲基化过程及p16基因失活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常利;吴瑜;马景钅监 刊期: 2001- 05
-
核转录因子NF-κ B与糖尿病
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一氧化氮(NO)是介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重要通路,而激活的核转录因子(NF)-κΒ能直接激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而刺激NO产生.许多导致糖尿病的因素可能引起胰腺反应性氧化产物(ROS)的增加,ROS通过激活NF-κΒ发出致胰腺细胞损伤的信号,终造成β细胞凋亡或死亡,所以控制此过程有可能防止1型糖尿病的发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其受体(RAGE)结合能通过激活NF......
作者:肖君;邓华聪 刊期: 2001- 05
-
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DN)与多种危险基因有关,已发现DN与醛糖还原酶、对氧磷脂酶基因多态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有丝分裂原活性蛋白激酶基因表达增加;NOS基因的第7个外显子突变为Asp(894G→T)及Na+/K+-ATP酶ATP1A1基因的变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骨架蛋白质mRNA表达降低等有关,而DN时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没有减少,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可以治疗DN.......
作者:白秀燕;于晓燕;陈丽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057 尼古丁对体重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2 AMPK与胰岛β细胞功能
- 3 Visfatin与糖尿病及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促线性生长:芳香化酶抑制剂
- 5 男性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6 脂肪细胞因子Sfrp5的研究进展
- 7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 8 1型糖尿病的DiaPep277免疫治疗
- 9 警惕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出现误区
-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7例分析
- 11 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吸烟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 12 限食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13 对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治疗的思考--给2型糖尿病病人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 14 枸杞多糖对MIN6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的影响
- 15 维生素D与糖尿病并发症
- 16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代谢性疾病
- 17 13 腹型肥胖中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减弱而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收缩增强(ADA 2001年会,186-OR)
- 18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现状
- 19 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 20 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