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垂体危象及垂体卒中

    垂体危象是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缺血坏死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时可诱发危象.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常可危及生命.垂体卒中是垂体危象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也并非少见,但并非所有的垂体卒中均可导致垂体危象.本文就导致垂体危象及垂体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介绍.......

    作者:顾锋 刊期: 2005- 06

  • 糖尿病诊疗标准(一)--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5年公布

    ADA临床实践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A级,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B级,前瞻性研究,小型荟萃分析.C级,随机临床试验但有1个以上的主要缺陷或有3个以上的方法学缺陷.D级,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

    作者: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编辑部 刊期: 2005- 06

  •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近年来,全球终末期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这与人口老龄化、能够引起肾损害的疾病(特别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以及透析治疗的普及有关.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费用也在增长,这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问题.由全国肾脏病界和糖尿病界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在2004年2月召开了第一次的制定会议,并于2005年3月对其进行了再修订,旨在指出有关慢性肾脏病(CKD)病人限蛋白饮食的治疗前景......

    作者: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编辑部 刊期: 2005- 06

  • 警惕医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增高的趋势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缺乏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慢性内分泌疾病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约为2%~3%,近年来医源性甲减发病率明显增多.本文118例原发性甲减的原因有桥本甲状腺炎58例(49.15%),医源性甲减包括同位素治疗25例、甲状腺手术后15例、药物治疗10例(共占42.37%),产后甲状腺炎7例(8.03%),散发性克汀病3例(2.69%).医源性甲减发病率增多的因......

    作者:张闿珍;郑敏华;杨思颖;曹莹 刊期: 2005- 06

  • 葡萄糖转运子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糖转运子1(GLUT1)是葡萄糖通过血-视网膜屏障的唯一载体.在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高血糖对GLUT1的直接作用呈降调节,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素对GLUT1的表达呈升调节.上述因素共同调节GLUT1的表达.而GLUT1又可影响葡萄糖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康英秀;陈丽 刊期: 2005- 06

  •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干预过氧化物产生过量

    在高血糖致血管损伤的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产生过量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激酶C激活、多元醇通路和氨基己糖通路活性增高的共同机制.阻止过氧化物的生成或干预其作用将是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方向,其中转酮醇酶激活剂、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和各种新型抗氧化剂备受关注.......

    作者:周丽斌;陈名道 刊期: 2005- 06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高血糖引起细胞内活性氧簇生成过多是糖尿病血管损伤机制中的关键步骤.同时由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加,一氧化氮合成增多,两者产生的强氧化剂过氧亚硝酸阴离子引起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损伤.基于这一理论,有望开发针对氧化应激的新药,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作者:俞璐;罗敏 刊期: 2005- 06

  • Akt与β细胞生存和功能

    Akt是在多种组织和细胞表达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接受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磷酸肌醇依赖性激酶信号通路调节而发生构象变化,显露其磷酸化位点而被激活.研究发现,胰岛中Akt主要表达于β细胞,一方面通过其下游效应子核糖体S6激酶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细胞周期素的调节,以及阻断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来促进β细胞的生存、增殖和分化;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通路末梢的信号分子和葡萄糖代谢等促进β细胞正......

    作者:阳峻;秦新裕;宋陆军 刊期: 2005- 06

  • 糖尿病与氧化应激

    糖尿病个体中存在着氧化应激,能够导致组织损伤.这种损伤作用主要是通过自由基对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修饰实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深入研究糖尿病中的氧化应激产生机制,研究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将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作者:牟忠卿;陈丽 刊期: 2005- 06

  •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的新手段

    缺血性下肢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重要因素.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下肢的新血管生成,适用于内科疗效不佳、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而无法进行下肢搭桥的患者及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这种方法临床操作简单,无明显副作用,作为治疗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爱红;许樟荣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