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之一,代谢组学特别适用于糖尿病的研究.核磁共振(NMR)凭借其简便、无偏向性、信息量大、无损伤性等优点成为代谢组学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通过对糖尿病生物样品(尿液、血液、唾液、组织提取液等)的NMR分析,可以获得其中内源性代谢产物(乳酸、肌酐、氨基酸、脂蛋白等)的综合信息,从而反映精尿病的病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规律.该方法已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降糖药物的作用考察,以及糖尿......

    作者:戴晓侠;李学军;董继扬;陈忠 刊期: 2008- 04

  • 神经介素U与摄食调控的研究

    神经介素U首次是从猪脊髓中分离得到并提纯的,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和中枢,其受体为G蛋白耦联受体的配体FM-3和FM-4,即神经介素U受体1和神经介素U受体2.近研究发现,神经介素U为内源性抑食肽,具有抑制摄食、增加自主活动、促进机体代谢、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神经介素U及其受体在摄食调控方面的研究.......

    作者:袁良杰;卢霞;瞿颂义 刊期: 2008- 04

  • 硒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自由基诱发的氧化应激和凋亡有关.硒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功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活化、代谢过程及甲状腺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硒水平低可以引起或加重甲状腺组织的免疫紊乱与慢性炎性反应,引起AITD.补充一定剂量的硒可能改善AITD患者的炎性反应,为AITD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方华;阎胜利 刊期: 2008- 04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临床上与2型糖尿病不易区分.目前对LADA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胰岛自身抗体、遗传学及治疗学等方面,其中对胰岛自身抗体的研究为当前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LADA的发病机制、遗传学、自身抗体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圆;汪大望 刊期: 2008- 04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骼的影响及其机制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可抑制成骨细胞分化,降低骨形成,从而减少骨量.临床研究也显示其可降低患者骨密度,增加骨折发生率.其降低骨量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考虑与如下因素有关:降低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和osrerix的表达,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下调其他与骨形......

    作者:韩桂艳;邢小平;李梅 刊期: 2008- 04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发病机制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肌病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5种类型,目前各种类型甲亢性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氧化应激、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参与甲亢性肌病的发生,本文就各种类型甲亢性肌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翠娟;樊继援 刊期: 2008- 04

  •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新近发现的一群功能成熟的T细胞亚群.其特征性表达叉头盒蛋白3(Foxp3)分子,专职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动物实验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存在与否决定了实验动物是否发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

    作者:连小兰;白耀 刊期: 2008- 04

  • 因子分析在代谢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代谢综合征(MS)是否存在、构成组分、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存在较多争议.因子分析(FA)是一种寻找潜在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至今已有很多关于MS的研究采用FA方法,为MS作为一种综合征的存在及其生物学机制提供了证据.......

    作者:潘丽丽;陆菊明 刊期: 2008- 04

  • 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骨密度受遗传因素影响,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依据.维生素D受体、Ⅰ型胶原、雌激素受体、降钙素受体参与骨形成和骨代谢,其基因多态性决定骨密度.研究发现Wnt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等基因多态性也与骨密度有关.本文就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论述.......

    作者:陈玲;樊继援 刊期: 2008- 04

  • 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在体内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有一定的调节和促进作用,体内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核内、核外等机制直接对心肌细胞产生影响,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也可以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并通过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增强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

    作者:罗斌钰;赵咏桔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