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AMPK与胰岛素抵抗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主要作用是协调代谢和能量平衡.AMPK被激活后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脂肪酸氧化以及调节基因转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调节糖和脂肪酸代谢方面的作用,AMPK可能为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药理靶点.......

    作者:马泽军;陈莉明 刊期: 2006- 01

  • 环氧化酶-2与糖尿病

    新近研究显示,糖尿病是一种低水平的炎症性疾病.多种因素刺激下,环氧化酶(COX)-2在胰岛及多种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它通过与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一氧化氮、自由基、前列腺素E等相互作用,对胰岛β细胞产生毒性效应,抑制胰岛素分泌,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COX-2与糖尿病微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密切相关.对COX-2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糖尿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

    作者:邹丽霞;谷卫 刊期: 2006- 01

  •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属1型细胞因子超家族,结构与白细胞介素-6相似.近年来发现其不仅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对代谢系统也有影响.CNTF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肝挝脏、脂肪组织等,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尤其对瘦素抵抗型肥胖者的作用更明显;并可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王颖;于德民 刊期: 2006- 01

  •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是Alzheimer病及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控制不良,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病程长及应用胰岛素治疗等因素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心理及遗传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孙增荣;王建华 刊期: 2006- 01

  • AMPK与胰岛β细胞功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机体能量监测器,其活性主要受AMP/ATP比例调控.通过抑制能量合成,加速能量分解和ATP合成以保持机体能量平衡的同时,AMPK同样参与了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并直接作用于β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和胰岛素信号转导.以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瘦素和脂联素为代表的AMPK激活剂对胰岛素分泌的直接影响尚有争议.本文就AMPK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作一简述.......

    作者:顾卫琼;陈名道 刊期: 2006- 01

  • 胰岛β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胰岛β细胞上存在着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这些蛋白及其下游信号蛋白构成了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胰岛素的分泌,维持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其主要途径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和钙通道及其相关途径.β细胞IR、IRS基因敲除鼠表现出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症状.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罗怡;曹仁贤 刊期: 2006- 01

  • 反义肽核酸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反义肽核酸是人工合成的DNA类似物,与核酸分子比较,具有较高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碱基特异性,容易被细胞吸收.反义肽核酸与DNA形成的三联体结构可阻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还可通过抑制DNA引物的延伸而抑制基因的复制过程.反义肽核酸作为第三代基因治疗制剂,已用于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另外,反义肽核酸还用于对免疫分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从而促进了器官移植和免疫学的发展.此外,......

    作者:朱云娟;姚智;陆凤先 刊期: 2006- 01

  • 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多种基因有关.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本文就针对这些相关性研究......

    作者:沈洁;谷卫 刊期: 2006- 01

  • LXRs与糖尿病

    核受体liverXreceptors(LXRs)可抑制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抑制肝糖异生,限制肝糖原输出,提高肝糖利用率.同时可促进葡萄糖转运子4的基因转录,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因而在糖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LXRs还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活性等方面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因此,LXRs有望成为新的糖尿病治疗靶点.......

    作者:朱锋;李红 刊期: 2006- 01

  • 骨靶向药物四环素预防激素增强Shwartzman反应骨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四环素预防激素增强Shwartzman反应骨坏死的实验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四环素预防组(n=10),于建立骨坏死模型前2d给予四环素,持续10d;B组:骨坏死模型组(n=20);C组:空白对照组(n=5).于建模第5周、第9周分别给予钙黄绿素、土霉素进行标记.观察动物存活率,9周后获取肱、股骨头标本,计算标本缺血坏死率;脱钙标本行HE染色、Hoec......

    作者:张德志;胡蕴玉;范宏斌;吕荣;王军;孟国林;李丹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