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糖尿病相关血管钙化

    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升高,CAC进展迅速.糖尿病相关血管钙化与高血糖、维生素D缺乏、胰岛素抵抗、肥胖、贲门上部脂肪、肾脏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成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AC是斑块负担较好标志,其与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糖尿病人群中,CAC的发生及程度可以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

    作者:王晓来 刊期: 2015- 06

  • 长链非编码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nt的RNA,自身缺乏编码蛋白质的能力,能在表观遗传学、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结合微阵列芯片和基因多态性研究发现了一些lncRNA如BANCR及PTCSC3等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异常表达,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蚀及迁移等.深入研究lncRNA的作用机制将会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潍;陈晓铭;武革 刊期: 2015- 06

  • 炎性反应与甲状腺肿瘤

    炎性反应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业已证实,多种炎性反应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及核因子能够调节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而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等则可抑制甲状腺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且,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亦密切相关,特别是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已被证实具有共同的致病基础,而Graves病与甲状腺癌的内在联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郑仁东;刘超 刊期: 2015- 06

  •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与糖尿病肾病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是多聚ADP核糖聚合酶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在肾组织中广泛表达.近期研究发现,PARP-1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ARP-1通过加重高糖氧化应激、促进慢性低度炎性反应、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1活性、增强Toll样受体4活性、上调内皮素及内皮素受体的表达、诱导纤溶系统紊乱等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而相关研究也证明PARP-1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的......

    作者:于菁;王秋月 刊期: 2015- 06

  • 高脂饮食影响消化系统致肥胖的机制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的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高脂饮食是与肥胖存在紧密联系的环境因素之一,但相关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所致的消化道脂质感应信号通路受损、胃肠道激素分泌紊乱、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作者:刘剑;吴明昊;高宇 刊期: 2015- 06

  • 快速血糖下降所致急性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急性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急性起病的可逆的因既往血糖控制很差而近期血糖快速显著下降所致的神经病变.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快速血糖下降所致相对低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神经受损及神经内膜局部缺血、缺氧等相关.该病重在预防.......

    作者:叶小珍;邵加庆 刊期: 2015- 06

  • 1型糖尿病的非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胰岛素治疗是目前1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胰淀素、肠促胰素、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参与了1型糖尿病的发展.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联合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淀素、肠促胰素及免疫抑制剂可能在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方面获益,但益处和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蔡芸莹;苏恒 刊期: 2015- 06

  • 限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一类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不同的饮食限制如低蛋白限食、低热量限食及限食模拟剂能够减少蛋白尿的产生、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防止肾结构改变,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但其具体机制是否与增强自噬、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萌;陈堃;茅晓东;刘超 刊期: 2015- 06

  • 血清降钙素原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截趾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截趾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8例DF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于入院当天及7d后复查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根据出院结局分为截趾组40例和非截趾组7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炎性反应指标的差异;分析截趾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各炎性反应指标对于截趾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截......

    作者:赵荣亚;王鹏华;张靖航;孙幸幸;侯小丽 刊期: 2015- 06

  •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保定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外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4例,根据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63例)和糖尿病足组(71例).分别测量HbA1c、肌酐、尿酸、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足组同型半胱氨......

    作者:樊立娜;李鹏辉;王芳;王祯;张雪晴;耿杨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