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二甲双胍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的首要致死原因.近年的一些实验及临床观察表明,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病死率,相关机制可能包括改善内皮和血小板功能,调节炎性反应和前血栓状态,改善脂质及细胞能量代谢,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产生等,因此二甲双胍对T2DM心血管并发症有独特的保护作用.......

    作者:顾俊菲;叶山东 刊期: 2013- 02

  •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

    大量研究已证实高尿酸血症(HUA)与2型糖尿病(T2DM)密切相关,HUA患者中T2DM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者,而T2DM患者相对于非糖尿病者更容易发展为HUA.HUA可能通过引起慢性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而T2DM中HUA发生率高可能与氧化应激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另外,HUA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

    作者:刘柳;苗志敏;程晓宇;李鑫德;李长贵 刊期: 2013- 02

  •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其表达受胰岛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的调控,可调节机体炎性反应,在体内脂肪酸转运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FABP4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预测血糖水平.同时,FABP4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

    作者:杨莉丽;于雪梅 刊期: 2013- 02

  • 代谢综合征伴心功能损害的研究及干预

    代谢综合征是由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组成的临床症候群,这些因素单独或合并存在时均可引起和加重心脏损害.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的总体危险性可能超过其各组分危险性的简单相加.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心肌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其治疗应遵循综合干预和个体化原则.......

    作者:丁帅;马军;杨文英;王凤林;李宏亮 刊期: 2013- 02

  • 颗粒蛋白前体与糖尿病及肥胖的关系

    颗粒蛋白前体是一种分泌性蛋白,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尤其是快速增殖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损伤修复、细胞周期等病理生理过程.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相关,并且是胰岛素抵抗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新研究发现,颗粒蛋白前体在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的体内表达明显升高,并通过白细胞介素-6炎性反应信号通路参与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提示颗粒蛋白前体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瞿华;邓华聪;胡振平 刊期: 2013- 02

  • 低血磷性佝偻病的研究进展

    低血磷性佝偻病(HR)是一种由于肾脏对磷的重吸收障碍而导致骨矿化障碍的疾病.根据不同的突变染色体,HR可分为X染色体遗传性HR及常染色体遗传性HR,而根据各突变位点及类型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型.通过对HR各亚型的基因检测(如X染色体上与内肽酶同源的磷调节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基因等)以及对分子机制的探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法.......

    作者:袁晓岚;李鸿 刊期: 2013- 02

  • 人参皂苷对脂代谢的调控作用

    人参总皂苷或人参皂苷(GS)单体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脂代谢,主要包括:通过下丘脑腹内侧核抑制摄食行为;通过下调胰脂肪酶(PL)活性,抑制肠道含脂食物吸收;抑或通过调控脂肪生成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s)、糖脂代谢调控分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其靶基因表达等.......

    作者:吕文山;杨丽丽;黄海涛 刊期: 2013- 02

  • 骨质疏松骨折基础和临床研究方法进展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严重的危害在于发生骨折.骨质疏松骨折与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改变有关.对骨微结构、微损伤的基础研究有助于揭示骨折机制,而临床运用影像学手段可检测骨结构变化,结合有限元分析可预测骨折危险性.独立于骨结构的代谢途径标志物及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对骨折的早期防治也起了积极作用,关注已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可降低再骨折风险.这些研究方法将为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分析、药效检测等提......

    作者:吴博;戴如春 刊期: 2013- 02

  • 缬沙坦改善糖代谢异常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缬沙坦具有多种作用,如减少蛋白尿、抗氧化、减轻炎性反应等,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缬沙坦在糖尿病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谭学莹;赵林双 刊期: 2013- 02

  • 胰腺脂肪浸润的研究进展

    胰腺的甘油三酯沉积过多,或胰腺组织发生脂肪替代时,会形成“胰腺脂肪浸润”.根据其脂质沉积于细胞内外的不同,发生机制也不相同.虽然组织学检查为诊断胰腺脂肪浸润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常应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且核磁共振技术与生化测量具有高度一致性.由于胰腺脂肪浸润可影响胰腺本身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玉清;邸阜生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