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碳酸锂与内分泌功能紊乱

    碳酸锂主要用于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的治疗.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能够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高钙血症、糖代谢异常及血糖水平升高、肾性尿崩症,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受到抑制.因此,临床使用碳酸锂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观察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避免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

    作者:郑仁东;刘超 刊期: 2017- 03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是高血糖的标志物,能通过AGE受体(RAGE)发挥致病作用.研究发现,AGE/RAG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展关系密切.AGE能增加肝脏的甘油三酯水平,促进单纯性脂肪肝(SFL)的发生,AGE/RAGE可诱导肝脏炎性反应,促进SFL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展,并能通过诱导活性氧簇的合成,活化肝脏星状细胞来引起肝纤维化.......

    作者:李博;苏青 刊期: 2017- 03

  •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与胰岛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关系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是调控糖酵解和脂质合成相关酶类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除了在肝脏中促进糖类向脂质转化外,其还在胰岛中表达并参与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ChREBP可通过促进β细胞增殖、参与分化及糖、脂毒性,在β细胞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作用,以此为ChREBP介导的糖尿病病理机制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冉慧;苏青 刊期: 2017- 03

  • Nrf2/ARE通路与糖尿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是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Nrf2/ARE通路是体内调控氧化应激的关键通路.激活Nrf2/ARE通路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胰岛β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可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Nrf2/ARE通路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莹;万沁 刊期: 2017- 03

  • APPL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APPL1(adaptorprotein,phosphotyrosineinteractingwithPHdomainandleucinezipper1)是一种细胞内转接蛋白,可以和多种蛋白作用,介导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目前发现APPL1在胰岛β细胞中高度表达,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作者:范琳玲;叶红英;王熠 刊期: 2017- 03

  • 调节性B细胞与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B细胞去除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调节性B细胞是近来研究发现的一群具有免疫负向调控作用的B细胞亚群.在1型糖尿病中存在调节性B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探索调节性B细胞在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为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作者:王悦舒;张梅 刊期: 2017- 03

  •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前常用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与诊断手段无法做到客观准确以及鉴别高危人群.近年来一种新型检查手段——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可通过无创在体观察和准确定量检测角膜Aδ和C神经纤维的分支密度、长度、迂曲度等,精确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临床研究证明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筛查、预测具有肯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丰;刘芳 刊期: 2017- 03

  • 生活方式干预与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研究者关注的方向.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等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避免痛风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曹雯;孙洪平;褚晓秋;谢绍锋;曹琳;刘超 刊期: 2017- 03

  • 糖尿病个体化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领域的个体化医疗是在传统医学基础上结合基因组学、生物学标志检测等对糖尿病进行精确诊断和分层并指导治疗.基因检测可明确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病因如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新生儿糖尿病(NDM)、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应用生物学标志物如胰岛素抗体、C肽等可指导糖尿病精确分层并评估预后.而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作者:赵红燕;李蓉 刊期: 2017- 03

  • 抗肥胖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

    抗肥胖药物治疗是肥胖管理中的辅助治疗手段.很多曾被广泛应用的抗肥胖药物因其不良反应而受到限制.近年来一些抗肥胖新药陆续上市,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绿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纳曲酮/安非他酮等.研究显示,有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普兰林肽也具有减重作用.其他抗肥胖药物还包括植物提取物等.对抗肥胖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了解,将为临床治疗肥胖提供有力的证据.......

    作者:尹仕红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