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的研究进展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是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一种限速酶,催化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基质进行β氧化.它位于线粒体外膜,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丙二酰辅酶A、磷酸化/脱磷酸化依赖的细胞骨架成分在转录水平、翻译及翻译后水平接受调节,由于它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CPT-Ⅰ相关抑制剂已被试图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芳林;罗敏 刊期: 2002- 03
-
基因敲除技术在2型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该技术在糖尿病的研究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糖尿病候选基因的在体研究.本文介绍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及各种单基因、多基因、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作者:周丽斌;陈名道 刊期: 2002- 03
-
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多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有关.有关VDR基因多态性引起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的学说很多,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探讨维生素D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探讨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郝云玲;林丽香 刊期: 2002- 03
-
糖尿病 1.中度有氧锻炼对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没有明显改善· 2.胰岛素Glargine改善糖尿病控制·3.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糖尿病相关的又一遗传学证明· 4.新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5.睡眠常打鼾者糖尿病风险增加两倍·6.二甲双胍可防止多囊卵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脂肪组织是又一个新的内分泌器官
脂肪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发现是近年内分泌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它彻底改变了过去把脂肪组织看作只是被动的燃料贮存库或组织器官间的充填料的传统观念.现在承认,脂肪组织是一个具有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作用,功能十分活跃的器官.......
作者:李秀钧 刊期: 2002- 03
-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合并症
近美国报道了一组40~74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情况,如果以空腹血糖≥126mg/dl(7mmol/L)作为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4.35%;以餐后2h血糖≥200mg/dl(11.1mmol/L)为诊断标准的患病率为6.34%.在我国的两次调查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为2.45%和3.63%,同期糖耐量减低(IGT)的发病率分别为3.64%和4.19%.这说明糖尿病诊断之前早已出现餐后血糖显著升高,......
作者:高妍 刊期: 2002- 03
-
糖尿病管理的未来——诺和诺德公司研发进展
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饮食控制或运动,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和注射胰岛素.90年代以来确立的治疗目标为:(1)血糖的精确控制.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研究(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实验表明严格地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2)避免血糖高峰(餐后高血糖).......
作者: 刊期: 2002- 03
-
快速胰岛素促分泌剂降糖作用的评价
胰岛素抵抗(IR)虽然是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T2D)发生的基础,但T2D的发生和发展大多尚存在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应答反应的遗传性和继发性(糖脂毒性)缺陷,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进行性降低、高峰滞后及分泌量逐渐减少,因而出现餐时及餐后血糖进行性增高,随着β细胞功能失代偿而引起空腹血糖逐渐增高.......
作者:吴万龄 刊期: 2002- 03
-
少年儿童糖尿病的诊治
糖尿病的遗传基因异质性决定了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为深入研究糖尿病的起因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分型.糖尿病分型是以病因学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发病年龄为依据.少年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既有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特发性1型糖尿病,也有2型糖尿病.......
作者:王姮 刊期: 2002- 03
-
2021年的糖尿病——胰岛素发现100周年
本报告预测在胰岛素发现100周年时,也就是在2021年时糖尿病的治疗状况.1更好的血糖控制1.1设计更合理的胰岛素制剂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曲线包括基础水平量加上三餐后的短暂升高,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既要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也要模拟与进餐相关的胰岛素升高.......
作者: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对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评价
- 2 调磷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 3 微小RNA与糖尿病血管新生
- 4 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 5 26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会议纪要
- 6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比较
- 7 2005年本刊第3期部分内容介绍
- 8 葡萄糖稳态的中枢调控作用机制——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杰出科学成就奖”演讲报告解读
- 9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10 TGF-β与糖尿病肾病
- 11 慢性炎性反应与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 12 NF-κB和糖尿病β细胞凋亡
- 13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分析
- 14 病毒与肥胖
- 15 131I治疗Graves甲亢专家共识(2010年)
- 16 内质网应激介导β细胞生存/死亡的研究进展
- 17 预防为主,规范诊疗,安全达标的糖尿病防治理念——解析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18 蛋白聚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19 既往妊娠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与炎性因子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0 中青年男性血清睾酮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