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学术期刊,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内分泌学先驱——朱宪彝教授创办。以印刷版及电子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介绍内分泌学领域的国际新动态、新技术、新药物及新进展。栏目设有“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热点话题”、“综述”、“论著”、“会议精粹”、“大型学术会议专栏”、“继续医学教育”、“网上快讯”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83
邮发代号: 6-5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157
- 国内刊号:12-13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NF-κB和糖尿病β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NF-κB)通过促进细胞因子、活性氧簇和Fas相关基因的表达介导的β细胞凋亡,可以诱发1型糖尿病.阻断依赖NF-κB的信号通路,对抗β细胞凋亡,能为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李隆龄;沈兴平 刊期: 2003- 04
-
1型糖尿病疫苗的研究现状
目前主要进行的1型糖尿病(T1DM)疫苗研究有自身抗原疫苗、T细胞及其受体疫苗、细胞因子疫苗等.这些疫苗对T1DM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为重新诱导免疫耐受和促进免疫调节.部分疫苗已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刘煜;陈家伟;刘超 刊期: 2003- 04
-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特异性蛋白,研究显示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并且脂联素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变、参与终止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脂肪代谢等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脂联素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侯新国;陈丽 刊期: 2003- 04
-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现有中/长效胰岛素制剂存在变异性高、作用峰值明显及夜间低血糖危险性高的缺点.每天注射1次,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能维持24h基础胰岛素水平.目前延长胰岛素作用的方法一种是使胰岛素等电点接近中性,如Glargine可延缓胰岛素在皮下的吸收,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同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另一种是使用可溶性脂肪酸酰化胰岛素,如Detemir,吸收后与白蛋白结合,延缓其作用.......
作者:程伟;严钟德 刊期: 2003- 04
-
肥胖症青少女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发生率约为5%~10%.围青春期少女中PCOS的发生率不详.不少迹象示妇女PCOS大多可追溯自少女期.......
作者:王德芬 刊期: 2003- 04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尿酸(UA)血症和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UA结晶沉积到软组织所致急性或慢性病变称为痛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和(或)肾病变.本文对高UA血症和痛风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潍 刊期: 2003- 04
-
吸烟与胰岛素抵抗
烟草对健康有害已为人所共知.吸烟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糖尿病及肺部疾病的危害性,并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致胰岛素抵抗(IR).......
作者:王继旺;张素华 刊期: 2003- 04
-
ADA年会快讯--第63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学术年会点滴
第63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学术年会于2003年6月13~17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洛杉矶的柯夫曼女士被选为本届(2002~2003年)ADA主席.大会收录论文摘要2485篇,发表于该学会机关刊物(Diabetes)第52卷增刊,其中口头交流343篇.......
作者:李秀钧 刊期: 2003- 04
-
胰岛素分泌缺陷与2型糖尿病
健康机体在基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平稳低下,注射葡萄糖后有一个快速的胰岛素分泌相,约10min胰岛素上升至较高水平,称之为急性分泌相(AIR);然后血胰岛素水平迅速下降,为第二相分泌.......
作者: 刊期: 2003- 04
-
负荷后胰岛素第1相及早期分泌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的两大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由始至终贯穿于糖尿病全过程,使胰岛素对肌肉、脂肪、肝脏的生物效应灵敏性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在初期还能有效代偿,保持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期代偿能力轻度减退;早期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仍有一定代偿能力,但对高血糖而言已明显不足;以后,胰岛β细胞逐渐减少,β细胞功能逐步减退,达糖尿病加重期,血糖明显升高,并出现多......
作者:陈家伦 刊期: 2003- 04
动态资讯
- 1 干细胞及其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2 DNA甲基化与垂体肿瘤
- 3 线粒体损伤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机制
- 4 Galectin-3与糖尿病肾病
- 5 细胞凋亡与甲状腺
- 6 可溶性L-选择素是2型糖尿病伴发冠状动脉性疾病的标志
- 7 足细胞自噬与糖尿病肾病
- 8 CXC趋化因子配体16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探讨
- 9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0 3-羧-4-甲-5-丙基呋喃戊酮酸与糖尿病
- 11 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 12 IGF-Ⅰ与骨代谢
- 13 神经肽与骨代谢
- 14 21 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男童体重而不影响女童(Am J Clin Nutr)
- 15 1型糖尿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 16 纤溶活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
- 17 miRNA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18 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 19 自噬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20 儿童和青少年GraVes病的治疗现状